四川工业科技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第二课堂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覆盖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全方位,着力打造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课程实践、社会实践、文化实践、双创实践四维协同的第二课堂育人体系。
聚焦专业提升,凝聚课程实践合力。学校制定《四川工业科技学院第二课堂成绩单管理办法》,规定了思想政治素质、社团文体活动、志愿公益服务、创新创业创造、实践实习实训、技能特长培养等六个方面实践活动,经认定可获得相应第二课堂学分。学校深入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推动一二课堂有机融合,完善实践育人协同体系,适度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充分发挥应用型本科高校特色,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多家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和订单班级,搭建专业课实践教学基地,进一步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构建实践教学新模式。鼓励学生参与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将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作为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练兵场”、实习实训的“实战场”和教学成果的“检验场”,近年来,学生先后获全国大学生各类技能大赛、数学建模等大赛获国家级荣誉近70项、省级荣誉近800项。
聚焦志愿服务,建好社会实践平台。充分发挥社会实践项目平台的实践育人功能,积极实施西部计划、暑期“三下乡”、寒假“返家乡”等新时代社会实践项目和形式多样的“行走课堂”,扎实推进校地共建,与四川绵竹年画博物馆、四川德阳大孝故里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等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社会实践平台,提升学生社会认知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以及管理领导能力。近年来,学校累计为新疆、西藏、青海、贵州、四川等西部地区输送了200余名西部计划志愿者,推荐多名优秀团干部挂职乡镇团委兼职副书记,先后组织近百支团队累计1000余名学生投身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组织动员全校学生上万人次进社区、进基层参与“返家乡”等实践活动,连续多年获评市、区级“优秀志愿服务组织”。
聚焦体艺并进,深化文化实践内涵。学校设有体育与健康学院,并专门设立了美育教研室,加强体育美育教师队伍建设,为做好校园体育、美育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文化实践提供保障。学校积极开展文化艺术节、大学生网络文化节、社团文化节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受众面广、影响力强的校园文化活动。打造“春有百花”音乐会、“仲夏造乐节”“工科民族舞会”“工科寄忆”等特色品牌活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鼓励在校学生广泛参与体育运动会、素质拓展、户外健身、综合艺术比赛、高雅艺术进校园等体育艺术实践活动,增强体质、健全人格、砥砺意志。同时,学校积极探索将美育元素融入思政课堂,打造了《高山青,潼川情》等音乐思政课,学生的审美观念和人文素养稳步提升。目前,校、院两级每年开展各类活动百余项,参与学生已达近万人次。
聚焦创新思维,提升双创实践成效。学校围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四川工业科技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学分认定和管理办法》,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三全育人”,一体谋划、协同布局,深化“双创育人”。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和创新创业大赛、申报创新创业项目、开展创办企业体验等赛事或活动。通过校内专业实践平台,师生合作共同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工作,鼓励大学生申报专利,共同参与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课外学术实践竞赛、“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等,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的目标。近年来,组织学生参加“互联网+”“挑战杯”等双创竞赛,多次荣获国家级、省部级奖项,双创教育成效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