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名称: |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部署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2018年度汉语方言调查工作的通知 |
||||
信息索引: |
360A19-13-2018-0001-1 |
生成日期: |
2018-03-23 |
发文机构: |
教育部办公厅 |
发文字号: |
教语信厅函〔2018〕1号 |
信息类别: |
语言文字工作 |
||
内容概述: |
教育部办公厅部署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2018年度汉语方言调查工作。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语委,有关高等学校:
自教育部、国家语委2015年5月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语保工程)建设以来,各地和有关高校积极参与,社会反响良好,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已实现全国所有省份全覆盖,出版发行标志性成果《中国语言文化典藏》20册,汇聚调查成果的“中国语言资源采录展示平台”正式上线。
2018年是语保工程完成主要调查工作和推进成果建设的重要阶段,教育部、国家语委高度重视,将工程建设列入《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点》及教育“奋进之笔”行动。为确保语保工程汉语方言调查工作顺利开展,结合各地研究力量和上年度完成情况,我部制定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汉语方言调查项目2018年立项计划》(以下简称2018年立项计划,见附件),共设立汉语方言调查点279个。为切实落实2018年立项计划,推动各地按时保质完成调查任务,现提出如下要求:
一、高度重视,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各地和有关高校要充分认识语保工程对服务国家发展需求的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根据工程总体规划和2018年立项计划,以质量为核心全力推进调查工作开展,为2019年全部调查任务完成提供保障。要充分学习和借鉴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各地好的经验和作法,不断改进工作方式,科学有序地推进工程建设。
二、严谨规范,严把工程质量关
一是严把调查团队负责人资质,提升责任意识。二是加大培训力度,加强专业指导,提高调查团队业务水平。三是各调查团队要严格遵守工程各项规范和工作流程,保证各个工作环节质量控制措施落实到位。四是严格执行巡检、中期检查、验收等制度,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工程质量。
三、积极筹划,打造标志性成果
各地要按照党的十九大明确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精神,形成一批有价值或标志性意义的成果。在成果设计方面主动筹划、积极实施,建设本地区的语言文化资源库或数字博物馆,编写出版本地区语言资源集等,推动本地语保工程建设形成标志性的精品成果。
我部将进一步加强检查和指导力度,对于建设任务重或专业力量较弱的省份,将通过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语保中心)等专业机构及时加强力量、解决实际困难。支持地方语言资源集等成果编写,研究制定奖励办法,调动各方积极性,推进语保工程建设顺利实施。
各地要按照2018年立项计划,根据语保中心具体要求,按期完成网上申报和纸质材料的报送。本年度濒危汉语方言调查课题将继续纳入调查点所在省份语言文字管理部门管理,具体工作由语保中心负责与各地联系。
附件: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汉语方言调查项目2018年立项计划
教育部办公厅
2018年3月21日
附件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汉语方言调查项目
2018年立项计划
省(区市)
规划点
2018
省(区市)
规划点
2018
1
河北
30
11
14
湖南
80
25
2
山西
35
14
15
广东
70
20
3
内蒙古
14
4
16
广西
57
24
4
辽宁
10
5
17
海南
10
5
5
吉林
10
6
18
四川
33
13
6
黑龙江
12
5
19
贵州
20
2
7
浙江
77
21
20
云南
20
5
8
安徽
45
15
21
陕西
30
11
9
福建
67
18
22
甘肃
15
7
10
江西
70
22
23
青海
5
2
11
山东
40
12
24
宁夏
5
1
12
河南
25
9
25
新疆
10
4
13
湖北
50
16
26
台湾
3
2
合计
915
279
说明:
以上2018年调查点未包含濒危汉语方言调查点,其中内蒙古、江西、广东、云南、陕西各1点;未列入地方配套资金支持的调查点,如河南3点、四川24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