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十二五”信息化工作参考指南
发布时间:2018-04-09   来源:   作者:教育部

   

项目主要内容描述

   

高职高专、独立学院

一般本科院校

211和部委属院校

一、

管理保障体系机制

组织领导

建立由校级领导任负责人的学校信息化工作领导机构;每年召开学校信息化工作会议,统一研究部署学校信息化工作。

工作机构

设立信息化工作职能部门,统一负责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建设、管理、协调等职责;负责建设、管理和营运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及基础应用等信息化公共基础。

工作职能部门为学校二级机构

工作职能部门为学校二级机构

工作职能部门为学校二级机构

工作机构岗位设置

信息化工作机构配备专职信息化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其中含一定比例的副高职称以上专业人员),工作人员数量与学校规模相适应。

工作人员数量为师生总数的1-1.5

工作人员数量≥师生总数×1.5

工作人员数量≥师生总数×2

工作规划

按照顶层设计到重点工作的推进思路,制订经过专家论证的“十二五”及中长期的信息化工作规划。

实施计划

根据实际情况,制订经过专家论证的近期(1-2年)信息化工作实施计划。

信息化项目管理

建立信息化项目建设审批制度,所有项目新建及升级改造工作,均应在信息化工作部门统一领导协调下展开,不得擅自开工。

建立制度严格执行

建立制度严格执行

建立制度严格执行

经费保障

把完成信息化工作规划和工作实施计划的经费(含运营维护经费)纳入预算,经费按工作计划投放。

经费参考≥260元/每生·每年

经费参考≥320元/每生·每年

经费参考≥400元/每生·每年

一、

管理保障体系机制

标准保障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研究制定学校信息化工作的标准规范。学校新建系统和旧系统改造必须符合标准规范。

制订出标准和落实标准的工作制度

制订出标准和落实标准的工作制度

制订出标准和落实标准的工作制度

制度建设

建立完备的信息化工作规章制度(覆盖信息化系统的生命周期和各个方面)

发展研究

组织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运营维护管理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科研等工作的深度融合。

共享激励

制订鼓励学校信息化资源共享、消除信息孤岛的政策措施。

二、

信息化基础设施及基础应用

信息中心主机房

学校数据中心机房(不包括办公用场地)和网络机房,机房符合国家相关建设标准。用于部署服务器、网络核心设备、基础数据库、基础服务设施、存储系统和容灾系统等公共基础设施。保证不间断服务。

机房面积≥100

机房面积≥200

机房面积≥300

UPS(不间断电源)。

双回路供电。

按学校情况建设

校园网

校园网结构科学、主干带宽适应发展、支持下一代互联网。

主干带宽≥1G;支持IPv6

主干带宽≥1G;双核心,双链路;支持IPv6

主干带宽≥1G;双核心,双链路;支持IPv6

有线网络

光纤高速连接学校所有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建筑(建议包括学生宿舍、教工住宅区),信息点合理部署。

全覆盖

全覆盖

全覆盖

二、

信息化基础设施及基础应用

无线网络

无线网络接入管理应纳入校园网统一的安全认证管理。服务全体师生。

覆盖主要办公及公共区域

覆盖全部办公区域、主要公共区域

覆盖全部办公区域、主要公共区域

互联网接入

校园网通过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和其他互联网服务商接入互联网。出口总带宽参考(一般不高于主干带宽):

基本带宽标准,1G

(同时保证带宽≥80M/每千学生)

基本带宽标准≥2G

(同时保证带宽≥100M/每千学生)

基本带宽标准≥3G

(同时保证带宽≥120M/每千学生)

公共服务网络终端

设立信息化公共服务网络终端设施,提供师生使用信息化系统的便利。公共服务终端设施(含公共机房及电子阅览室计算机)总数占学生总数的参考比例:

公共终端总数≥学生总数×10%

公共终端总数≥学生总数×10%

公共终端总数≥学生总数×10%

计算机接入服务

建立师生计算机安全接入校园网的解决方案,提供7×24小时服务。

网络管理

建立校园网管理平台,实现对网络的精细管理,保障校园网稳定可靠的服务质量,保证重点业务的网络运行环境。

数据中心

利用云计算、虚拟化等技术建立统一集中数据中心,为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及各业务系统提供运行环境;为应用系统提供基本软硬件服务;为学校各重要应用系统提供数据容灾服务;实现各业务系统数据交换和数据共享。

基本建立

托管服务

提供安全可靠的托管服务(原则上所有系统应部署在数据中心。本项目仅对有特殊要求,暂时不能部署在数据中心应用系统)。

网络防病毒

部署覆盖全体校园网用户的网络防病毒技术手段。

二、

信息化基础设施及基础应用

网络安全防护

按照国家和省有关网络安全要求,部署必需的防范技术手段(如网络运行监控系统、网络防火墙、入侵检测防护系统、用户网络行为存档等)。配合国家相关专项治理活动,部署防止反动、黄色、暴力等有害信息传播、防止垃圾邮件等网络危害的专项技术措施。按要求部署互联网出口信息安全监测系统。

统一身份认证

建立安全的用户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含管理和计费等功能),实现学校应用系统单点登录(特殊系统建议二次认证)。

基本建立

基础数据库

统一建设学校学生、员工、设备物资等基本数据库,为学校各应用系统提供基础数据。

覆盖所有基础数据

覆盖所有基础数据

覆盖所有基础数据

网络学习空间

建立覆盖全体师生的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具有文件资源发布共享、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全面互动等功能,促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

教学资源平台

建立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具有数字化教学资源辅助制作、添加、存储、管理等功能,提供数字资源的全面共享服务。

教学资源库

建立有丰富课件、多媒体素材、网络课程、虚拟仿真系统、工作过程模拟软件、主题素材库、音视频资料等的数字资源库,资源覆盖全部课程并及时更新,提供7×24小时网络服务。

数字图书馆

建立网络数字图书馆,建立电子阅览室,服务师生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需求。逐步实现向社会开放资源。

数字博物馆

建立网络数字博物馆,服务教学科研。逐步实现向社会开放资源。

探索建设

探索建设

二、

信息化基础设施及基础应用

网络多媒体教室

能满足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需要,配备多媒体设施并接入校园网络。

装备教室≥85%的教室

装备教室≥90%的教室

装备教室≥90%的教室

电子邮件

建立安全电子邮件系统(具防范垃圾邮件等安全功能)。

按学校情况建设

视频会议

建立网络视频会议系统,服务教学科研管理等应用。

按学校情况建设

按学校情况建设

按学校情况建设

即时通讯

建立基于校园网的即时通讯系统,服务教学科研管理等应用。

探索建设

探索建设

探索建设

容灾系统

建立重要业务系统(财务、教务、人事、学生、国资、科研等系统)容灾系统和容灾机制,建立重要业务系统灾后恢复服务机制。

有容灾系统,有快速恢复重要业务机制

有异地容灾系统,有限时恢复重要业务机制

有异地容灾系统,有限时恢复重要业务机制

应用系统在线评估

建立对学校信息化应用系统的在线评估系统,供师生对应用系统的用户体验和实际使用效果进行评价。

探索建设

探索建设

探索建设

搜索引擎

建立覆盖全校信息资源的搜索引擎。

探索建设

探索建设

探索建设

三、

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应用系统

教学平台

建成具备实时和非实时的网络教学功能的学习平台,具有学习过程跟踪、互动交流和管理等功能。

实践教学平台

建立支撑实践教学的网络系统。

精品资源共享课库

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按照国家要求,建设适合网络公开传播的优质数字教学资源库。

虚拟实验室

建立网络共享的数字化实验室。

三、

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应用系统

数字化技能教室

建立职业技能的数字化虚拟教室(重点针对脏险苦累等工作岗位)。

按教学要求建设

按教学要求建设

仿真实训平台

建立虚拟仿真实训教学系统和虚拟仿真实训实验系统。

按教学要求建设

按教学要求建设

高性能计算

建立网络共享的高性能计算中心,服务师生科研等活动。

按学校需求建设

探索建设

逐步建立

大型仪器设备共享

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机制,发布共享信息,服务师生科研活动。

按学校需求建设

探索建设

逐步建立

科研协作平台

建设信息化的科学研究环境,提供资源共享,支持跨地合作,具有数字模拟、数字仿真等服务能力。

按学校需求建设

探索建设

基本建立

正版软件服务中心

为教学、办公集中提供正版软件服务,为学生提供正版软件解决方案。

逐步建立

逐步建立

校园卡(一卡通)

校园卡要逐步覆盖学校信息化各应用服务系统,真正实现一卡通(多校区学校应一卡通用)。校园卡应用系统覆盖要求:

6个应用系统,逐步覆盖所有应用系统

8个应用系统,逐步覆盖所有应用系统

10个应用系统,逐步覆盖所有应用系统

教务管理

建立教务管理系统,实现教务工作信息化。

科研管理

建立科研管理系统,实现科研管理工作信息化。

逐步建立

实习实训管理

建立实习实训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实习实训管理工作信息化。

按教学要求建设

按教学要求建设

招生就业

建立网上招生就业服务系统,更好服务考生和学生。

学工系统

建立信息化学生工作系统,实现更好服务和管理。

行政办公

建立信息化行政办公系统,提供办公效率。

三、

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应用系统

迎新离校系统

建立迎新离校系统,高效服务新生报到和学生离校工作。

学校业务应用系统

建立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国资管理、外事工作管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后勤管理等管理信息系统,有序覆盖学校全部业务工作。

逐步建立

信息网站

建立学校官方网站,整合学校各类公开信息并及时发布,服务师生员工和社会大众,宣传学校。

建立师生个人门户,以用户为中心,整合各应用系统信息集中展现,并实现个人门户可定制。

决策辅助

建立具有数据挖掘、数据综合分析等功能的决策辅助系统。

逐步建立

逐步建立

特色应用

建立具有本校特色的信息化应用,服务学校和社会。

继续教育服务

建立网络学习平台,建立网络学习资源库,建立网络公开课程,支撑现代远程教育,支撑学历与非学历教育,服务社会各类学习者。

探索建设

探索建设

学生科研虚拟平台

建立进行科研活动的网络虚拟环境,服务学生。

探索建设

探索建设

虚拟创业服务平台

建立进行创业实践的网络虚拟平台,服务学生。

探索建设

探索建设

生活服务

实现学生生活(餐饮、水电、宿舍等)管理服务信息化。

健康服务

建立健康服务系统,实现师生健康管理信息化,为师生提供健康咨询服务,提供医疗服务指导,提供心理健康咨询等服务。

三、

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应用系统

健身服务

建立健身服务网络系统,实现锻炼场所、器械、设施的管理信息化并实时发布相关信息。

综合信息服务

提供教室、图书馆座位、食堂就餐人数、健身场所空闲等学习生活场所实时信息服务师生。

虚拟社区

建立校园虚拟社区,提供强大互动交流功能,为文化传承创新和学生社团开展网上活动提供支撑。

灾难应急服务

建立灾难应急网络服务系统,成为学校灾难应急服务组成部分。

校园在线商品服务

建立校园商品销售服务的网络平台,实现规范管理。

探索建设

探索建设

探索建设

校园网使用服务

建立规范服务制度,及时做好解决用户使用校园网中问题的服务。

校园卡办理服务

建立规范服务制度,做好校园卡新发、挂失补办、充值等服务。

四、

运营维护保障、安全保障和人才队伍建设

运营维护队伍

建立运营维护队伍,负责信息化系统的运营维护,保障系统安全稳定提供服务。

队伍与系统规模相适应

队伍与系统规模相适应

队伍与系统规模相适应

信息化基础环境运营维护费

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基础应用的运营维护专项经费列入学校预算(不含各业务应用系统)。

生均运行维护费参考数:≥60/年。5000学生以下学校,不低于30万元

生均运行维护费参考数:≥80/

生均运行维护费参考数:≥100/

互联网接入经费

校园网连接到互联网的线路租用费和互联网接入使用费,按实际情况列入学校预算。

满足学校接入互联网的需求

满足学校接入互联网的需求

满足学校接入互联网的需求

四、

运营维护保障、安全保障和人才队伍建设

应用系统运行维护

做好各应用系统的运行维护工作,建立灾难恢复实施计划,建立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各应用系统运行维护费用列入预算(不重复计算)。

有相应的人员支撑和经费预算

有相应的人员支撑和经费预算

有相应的人员支撑和经费预算

安全管理制度

制订完备的应用系统安全管理使用制度。

制订完备的基础设施和基础应用服务安全管理制度。

制订完备的校园网安全管理制度。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

按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要求,全面开展校内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

重要系统全覆盖

重要系统全覆盖

重要系统全覆盖

安全组织和责任人

明确网络安全工作组织机构和分层次的安全责任人。

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建立学校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

有预案。每年演练≥1

有预案。每年演练≥1

有预案。每年演练≥1

信息系统应急预案

建立学校信息化系统整体和分系统的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

预案全覆盖。每年演练≥1

预案全覆盖。每年演练≥1

预案全覆盖。每年演练≥1

网络安全培训宣传

举办校级信息及网络安全培训宣传活动。

每年1次以上

每年1次以上

每年1次以上

信息化工作部门人员培训

制订信息化工作部门专业工作人员参加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等活动计划,培训费应列入经费预算。

培训次数≥1次/每年每人

经费≥ 4000元/每年每人

培训次数≥1次/每年每人

经费≥ 4000元/每年每人

培训次数≥1次/每年每人

经费≥ 4000元/每年每人

管理人员培训

制订计划,对校领导、各部门主要领导、管理工作人员,进行信息化基础知识和学校信息化应用系统操作培训。

培训次数≥1次/每年每人

培训次数≥1次/每年每人

培训次数≥1次/每年每人

四、

运营维护保障、安全保障和人才队伍建设

教师培训

制订计划,对教师进行信息化基础知识和学校信息化应用系统操作培训,着重提高教师熟练使用教学科研系统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

培训次数≥2次/每年每人

培训次数≥2次/每年每人

培训次数≥2次/每年每人

学生信息化能力培训

制订培训计划,培养学生信息化安全应用能力并达到一定水平。

毕业时达到培训目标

毕业时达到培训目标

毕业时达到培训目标

学校信息化系统在线培训

建立学校信息化系统在线培训系统,为师生员工提供信息化通用知识技能和学校各应用系统的在线培训服务。

建立并及时更新

建立并及时更新

建立并及时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