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2011年12号文件要求,在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过程中,不断深化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法律法规教育。
二、教学设计
(一)理论教学
1、理论教学体系构建
我们在对原有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体系的学习、教学和实践中,我们发现原有体系虽然能够加强学生政治理论学习,但是在导向性理解和如何正确把握解决不良社会现象以及适应职业道德要求等方面略显不足,因为我们就在原有教学体系下加强了我院学生的德育教育影响力调控、后续课程建设和职业道德素养教育。
原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主要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式与政策》,经过调整后我们的德育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变为了以下几门课程: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注重党的理论知识教育,中国近现代历史教育,改革开放过程中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教育。本课程开设两学期,共计48个学时。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强调学生对应用型学院的认识和适应性训练;注重提高学生个人道德修养、社会公德意识培养和与专业相对应的职业道德养成;加强学生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培养和职业法律法规基本内容学习,本课程开设一学期,共计32个学时。
3.《形式与政策》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让学生关注国家时事,强调学生在坚持社会主义理想前提下对社会现象进行正确分析和理解。本门课程以讲座形式进行,开设四学期,每学期16个学时。
4.《学会共处》
主要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协调和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个人与他人,个人与自己的关系,强调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本课程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素质拓展活动来展开。本课程开设一学期,共计16个课时
5.《大学生就业指导》本门课程就大学生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和适应社会就业趋势来展开,开设五学期,每学期16个学时,其中大一时主讲学生如何进行人生和职业生涯设计,大二主讲职业素养(针对不同专业进行与行业和职业相匹配的职业素养教育),大三第一学期主讲如何理解就业以及就业技巧。
(二)实践教学
学校建立以学校党政领导组协调,宣传部、学工部、教务处、学生处、思政部、团委和各系部参与的实践教学联动工作机制,坚持指导学生自发实践与学校组织实践有机结合、专门理论课教学实践和暑期社会实践相结合,专业实践融入理论课教学内容相结合。通过思政课老师出题、学工系统组织、思政部与学工系统共同指导的工作机制,使思政课实践教学基本上做到了覆盖大部分学生。加强与系部的沟通,把专业实习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把企业与社会机构中有利于学生的教育资源发掘出来,提出思考题,融入专业实习。为此我们将原有的实践教学进行分类,主要是根据实践教学内容对实践基地进行划分。
1.校内实践基地(强调感恩教育、公共关系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化)
在思政部、学生处、团委、学生军事训练基地和图书馆的指导下,依托各学生组织(学生会、公寓团总支、学生社团、各系行政班级)组织开展。
2.社会性实践基地(强调社会责任实践、社会公德意识实践、社会现象理解分析实践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考察了解,假期社会实践阵地之一)
由学生处、团委、思政部组织,主要是在学校所在地(罗江和绵竹)的政府机构、社会保障机构、中小学教育机构等进行。
3.职业实践基地(强调职业仪礼道德实践、法律意识培养和社会现象理解分析实践,假期社会实践主阵地)
加强与各系部的紧密联系,在各系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实训过程中,注重行业和职业相配套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法律法规实践。
(三)主要教学方法
主要是在传统教学方法和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基础,针对对每节课的教学环节我们提出以下教学方法:
“1-1-3-1”教学法
第1次课提供联系方式:就把所有的联系信息(手机、电话、电子信箱、QQ号)告诉学生,先放3分钟小视频,把学生的注意力快速吸引到课堂;每节课要保证走下讲台3次:融入到学生中去,当天的课程结束时,用1句自己精炼的语言作为总结: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住学习内容。
“新闻三分钟”教学法:
课前播放新闻三分钟,改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枯燥、刻板” ,与现实脱节的偏见;结合课程,重点点评;或者在随后的授课过程中以此为案例展开相关讨论。
互动教学法:
一是群体互动
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发言;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竞争意识,团队精神;
利用QQ分组功能,将不同年级,不同班级进行分组,继续对课内讨论的话题,进行充分的讨论和交流。
二是个体咨询
在课下与学生面对、电话交流、电子邮件方式沟通,为学生答疑解惑。
“四专”教学法;
1、专题讲座法:如关于钓鱼岛问题,老师就做了“钓鱼岛问题的前世今生”的专题讲座等。
2、专题讨论法:利用20分钟的时间,选择社会热点,开展主题讨论。如最近针对学生非常关心的日本地震,加以讨论。
3、专题读书法:借助学院图书馆的强大信息库,要求学生主动进图书馆和自习室。
4、专题电影法:如讲到第一次鸦片战争,指导学生观看电影《鸦片战争》等。
三、后期建设思路
1、在深入理解学院“两化、三品、五环节”德育教育理念下,根据我院开设的专业以及这些专业可能会涉及到的行业和岗位入手,进一步开展有针对性的社会岗位职业道德和职业法律法规调研。
2、在调研查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完善,将个人社会基本素养与个人的职业道德、职业法律法规素养进行细化,建立与专业和其对应行业、岗位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
3、加强与学工部、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各系部的联系,努力建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相适应的多层次、多类型的、稳定的教学实践基地,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理论教学内容相配套实践教学体系。
4、对现有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和辅导员、学生实习实训指导教师进行培训,加强德育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努力建设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专业高素质、双师型技能型、有担当的教学队伍。培训主要内容是(1)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深化,(2)社会实践指导能力提高,(3)具体行业和岗位的职业道德、职业法律法规学习,(4)教师基本素质强化学习。
5、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通过学生、家庭、学校、社会和行业专业专家对我们的德育职业化教育成果进行评价,深入推进我院德育教育工作开展。